精益工厂的建设流程
来源:陕西西安西电爱波瑞 | 发布时间:2019/4/15 20:02:01
1、研究项目
・规划:生产线的特征、目的是什么、想要建什么样的生产线要明确的表现出来。
・规划台数:生产线将来最多可能生产多少台,要明确节拍时间是多少,如果这个不明确的话可能会购买有浪费的设备。
・研究设备的生产能力并形成资料,要明确生产线建设的目的和方向性,详细调查现有生产线的问题点,建设新的生产线时对应那些问题点进行研究,成立项目组织,牵头整体的项目推进任命能够发挥强有力的领导作用的人。
2、生产线的规模验证
・ 生产线规模的验证:从现有的生产线的内容出发,明确新生产线要在什么地方改进,需改进多少:
①利润的设想每台能挣多少钱
②作业量的变化幅度有多大(生产线的规格应该从作业量出发展开讨论):
——生产线的长度从工位的密度方面验证。
——质量的确保为确保在工序内保证质量,需在设备、工具方面进行研究和培训,设备要能判断质量,并且有不让不良品流到后面的工序的功能。
——生产线的规格生产线中需要加入什么样的功能,定位置停止、呼叫管理监督者、累计并解析生产线状况。
3、工厂平面布局图
・平面布局图需验证项目:
①对地域社会的影响度调查、风的方向、住宅的方向
②公共道路和工厂的关系调查
③以物流为主体进行考虑的平面布局图:物流要从没有浪费的移动出发进行构思
④与生产工厂有关的其它方面的位置关系:食堂、办公室、卫生间、更衣室、动力室、资料仓库、休息室、会议室、卡车停车处等等。
4、基本计划的制定
・项目推进负责人制定基本计划,在工厂全体人员达成共识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进行车间建设而制定。填写项目:
①这个项目(车间建设)的目的
②车间基本条件(计划台数、生产线节拍、可动时间等)
③项目组织体系
④基本的推进方法和课题
⑤主要的具体的方法、对策的展开
⑥推进计划:
动工时间、设备购买计划、作业训练计划、生产线完善计划、标准作业指导书制定计划、现状调查计划、推进会议计划……
5、制定工作日程表
・各部门制定工作日程表以基本计划为基础,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计划要与基本计划相一致。
・工作日程表的流程和工作分配:
7、图纸管理
・要想制造质量合格的产品,提高图纸的完善度是不可缺少的。质量标准、零部件管理、设计要密切结合起来进行。
8、设备研究
・购买设备需要投入很大成本,因此有必要充分研究生产线上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设备。
・购买时需考虑的项目:
①设备能力每天能够达到的产量
计算从计划台数到必要生产台数,也要考虑可动时间
②产品的质量要求度
设备需能够满足产品的公差?
③从车间环境考虑
确保作业安全必要的设备?
④厂家是否可信(能够保证交货日期)
是否是能够严格维护的厂家?
⑤现有设备不能用了吗?
现有生产线的设备不能用了吗?
・设备制作的流水化:从设备计划出发,将确保生产顺利进行的顺序明确化,在考虑生产周期的基础上制定计划。
9、作业训练
・作业训练要在模型线上彻底进行训练,如果到生产线建好时还没有训练好的话是个问题,在假设的生产线上做作业训练,找出难操作的作业并提出解决对策是很重要的。
・与训练相对应的准备项目:
①确保训练人员,指导者的确保和作业者的确保
②作业指导书(假设)的制定(在制作正式的作业指导书之前完成)
③对于难操作的问题要指出并提出解决对策,一边训练一边指出问题点,在建好之前解决完
④设备保养、车辆检查员的培训也要制定好计划并按照计划进行,所有的培训计划和培训的效果的最新状态都要进行可视化
⑤所需的最低限度的工具类的准备
10、车间准备
・车间完善到什么时间为止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设置?另外,工作由谁来负责?这些都要可视化出来并进行管理。
11、暂时停工
・为了将现有设备移动到新的生产线上,暂时关闭现有生产线的这段时间叫“暂时停工”。
・为了尽量缩短暂时停工时间:
①为了防止换线时产生浪费的零部件,需对零部件库存进行定期清点一个月前要每周实施。
②移动设备的维护
向新生产线移动前,要强化日常点检,向新生产线移动时要彻底清理设备污垢、修理故障。因此有必要制定计划:移动时间、安装时间、调整时间……
③因为这期间生产线是停止的,所以要对全体作业者进行5S培训和训练,为确保从试产到量产的顺利过渡,需召开最终确认会。
12、号口试作(号试)
・新产线准备完毕,对是否能进行量产进行确认,这就叫做“号试”,确认事项如下:
①可以实行量产,作业训练完成了吗,确认产线实际运转情况,逐步提升生产节拍
②设备是不是与初期计划的结果相吻合,是否能够保证稼动情况和确保质量
③能否确保生产设备的整体安全,安全点检在产线运转的情况下进行,对不安全的地方提出对策
④能否确保产品质量达到目标值,质量评价结果有问题的话,停线进行彻底调查并提出对策,在对策执行完毕的时候再运转。
⑤设定样板,在生产过程中秉承质量第一的原则,样板编入生产计划
・号口特別体制:由于新产线在量产时的不稳定因素在许多产线中也存在,为了防止不良流出,成立一个特别的体制:
①强化检查体制,比平常增加检查员,在规定时间强化检查体制
②问题解决的早期对策,当日问题当日对应,防止不良
③当日的问题责任人定时集合,进行问题确认,对自己的车间提出对策(设置特别对策场所)
・定位置停止方式:
当作业时发生任何异常(作业延迟、品质异常)时发送产线停止信号,通过安灯表示工位号,流水线经常在同一个位置停止。通过这个管理者可以确认原因并制定对策防止再次发生此类状况。
14、实现流水化的条件
・要建立流水线,首先要实现流水化的条件,只靠流水线是实现不了流水化的。通过5M来实现流水化的条件:
(1)人 (Man)
①熟悉作业内容
②多能工
③出勤率
④对品质特性的理解
⑤遵守规章制度(确保流水线正常运行的人)
⑥协调性 (相互协作)
⑦遵守安全制度
⑧管理人员的指导作用
⑨适当的人員配置
流水化的实例「人」:
作业员的技能评价混流生产时所有的车型、工位评价,也要追加对班长的评价发生问题时能否对应(了解工作内容很重要)。
(2)物、材料 (Material)
①只流动一个(Just In Time),必要的时间、必要的部品、必要的数量
②100%良品
③平均化
④易操作化
⑤流水化信息的一致性
⑥明确生产台数
⑦运输方法 AGV、RGV、台车运输
⑧物料及信息的流程图
流水化的实例「物」:
应该确认好生产信息要传递到哪个工位为止。
(3)设备(Machine)
①确保安全性
②生产能力
③紧急停止
④确保品质要求
⑤易操作
⑥工作范围
⑦故障(可动率)
⑧安灯(表示)
⑨节拍
⑩AB点控制
⑪CP长度
⑫作业高度
流水化的实例「设备」:
能对应流水化的设备是指能和产线同步的设备。
(4)方法 (Method)
①标准作业(作业顺序)
②作业平衡(车型工数差)
③和流水线同步
④作业的易操作性
⑤均衡化生产
⑥工位密度(1个工位的作业员配置)
⑦生产信息
流水化的实例「方法」:
(5)评价(Measurement)
①设备运转率(故障原因)
②停线(工位名、内容)
③生产达成率
④每台所需工数
⑤不良品数(品质)
⑥目标达成状况
⑦问题对策状况
流水化的实例「评价」:
15、总结:
・建造新产线,经验是必要的,首先要明确想要做什么样的产线并要点化,因此,各有关部门必须协力合作制定严密的计划并协作推进。另外,能发挥较强领导力的领导是很必要的。
・要建立流水线,首先要实现流水化的条件,只靠流水线是实现不了流水化的。
・然后,在流水线上工作的人要牢记流水化的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管理者的行为决定流水线运行的好坏。
・因此要求管理者清楚认识到流水线的规章制度并严格要求作业员遵守要使作业员养成
・严格遵守规则制度,不能遵守的时候和管理者联系并改善,改善之后严格遵守的品德。